close
一歲六個月了,開始發現他的個性漸漸在表露與形成。
圓仔只要到很多人的地方,他都會超級嗨、超興奮。
恨不得每個人都過去social一下、摸一摸、蹭一蹭。
從之前每一次的家庭聚會,我就發現他會順著圓桌,一個一個地過去跟每個人做互動。
一個人都不會漏掉
甚至連隔壁桌都會過去跟人家打招呼。

哈囉,請問你以為你在逐桌敬酒嗎?
雖然你媽媽做婚禮主持的,但明明懷孕的時候我一場主持都沒接啊

剛出生的時候,他遇到人多或是吵的場合就會爆哭,到快一歲的時候,只要遇到主動跟他互動的小孩,他會刻意的迴避。
但現在儼然一副四海皆兄弟似的跟所有人在稱兄道弟。
我是一個活潑、喜歡熱鬧、舉凡要上台的任何場合,我都衝第一個的人。
而DJ爹底也是一個熱情、愛表現、喜歡與人互動,在社交場合像花蝴蝶一樣的男子。
所以圓仔無論像我還是爸爸,都是一個活潑外向仔。
圓仔這種人來瘋的小孩,比較容易失控、
情緒波動起伏很大、性子也急,想要什麼東西都要立刻拿到手(包括媽媽的奶,他要吃就會立刻扯我衣服)
一歲前我都覺得沒關係(畢竟也還沒認知、溝通困難)
但現在他越來越大了,所以我都會延遲他的需要,慢慢讓他學習「等待與忍耐」。
我在家最常對他說的話是:「你等媽媽,你必須等。」
雖然有人會覺得這樣對一個一歲半的小孩說話太成熟,但對我而言這是一種習慣。
聽不聽得懂、是否理解,不是我的首要考量。
「等待」這件事情是必須的,年紀小也一樣。
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等待,出去買東西也是要排隊、吃東西也是要等老闆煮好,不是嗎?
個性急這件事從他還小就體現了,每次吃到愛吃的東西,他會左手也拿、右手也拿,一直往嘴裡塞。
常常一次吞不下、一大口直接嘔出來再來哭。
所以現在我們給他吃東西都會小口、小塊的給,
一邊跟他說:「一次拿一個」不然他真的太常全部吐出來了。
還有玩玩具,我也是跟他「一換一」。
以前在我們班,我只要有學生要拿兩本以上的故事書,我都會堅持跟他說只能選一本,看完再來跟我拿另一本。
「一換一」在孩子學習時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。
喜歡的東西不能全部要,從圓仔五個月開始會玩玩具時,我就建立起他這個習慣了。
所以他去外面,很多大人會訝異圓仔怎麼這麼小就知道交換,也不會貪心。
但其實他只是懂得「一次只能一個」的概念。
兩個以上我就不會讓他拿,所以他去買玩具也只會挑一個。
對了,「掰掰」我覺得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行為建立。
每次只要離開一個地方我都會要他說「掰掰」。
就算那個地方沒有人,我也會堅持他要跟無生命的東西掰掰。
其實重點不是有禮貌,而是要他去習慣「不可以」、「不能要」。
孩子能理解的有限,所以我正在建立他:「掰掰」等於「這個東西必須留在這裡、帶不走」的概念。
即使他才一歲半,我們不買給他、不能讓他摸的東西,只要我們說了「掰掰」,
他就是會跟玩具好好的說掰掰。很少會因此哭鬧。
去公園玩也是,只要說了:「掰掰」他就知道it's time to leave.
各位爸爸媽媽都是怎麼教育你們家的寶寶的?你們家寶寶是外向social型?還是內向默默觀察型?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