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產後憂鬱和我只有一線之隔
2022年1月14日 晚上10:30
在我懷孕時,幻想過無數次寶寶出生後的生活,
但人生終究是無法預測的⋯⋯。
「高需求寶寶」這個詞我常聽到,
但沒想過我的寶寶將這個詞演繹得淋漓盡致。
沒有在我的懷裡,他就會大哭,肌膚每秒都要跟我接觸。只要把他放在床上一秒鐘就哭得全臉通紅、滿臉淚痕、聲嘶力竭。
就連換尿布也是,只是把他放在床上短短一分鐘,他哭到被自己的口水噎到。
問了好幾個醫生,他們說每個小孩氣質不同,有些孩子就是天生沒有安全感,需要很多的關懷跟愛,才會有高需求寶寶這詞的誕生。
那他這樣要我每分每秒抱著、要持續「高需求」到多久?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,只淡淡地說:「長大了就好了。」
ㄧ天24小時,有20個小時我的手都沒有離開他,就連睡覺都是。他無法睡自己的嬰兒床,只要手沒有摸到我,就哭到臉色快發紫。
我沒時間煮飯、洗衣服、掃地、拖地,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。只能一隻手抱著他,用單手吃飯。
我也想過把他放著我去做自己的事情,但我一把他放上床,他就大哭大鬧。有次放著去上廁所,回來就發現他哭到嗆到,整臉都是淚痕。
他的眼瞼從出生到六個月大都是紅的,完全沒消過。
我當然認同媽媽要多愛自己一點,別生了小孩就以孩子為主。但講這種話的人,我真的覺得太沒有同理心、也太天真了。
我每天都在「我要不要上廁所?」「腰痠了能不能換姿勢?」還有「我已經餓了六個小時,能去吃飯嗎?」這種問題間徘徊。
我沒有公婆,也沒跟家人住一起,老公每天工作15個小時。
沒有人可以幫我抱他一下下,一分鐘都好,完全沒有。
我想滿足我的生理需求,就得拿我的孩子哭到嗆到的風險來換。
離開我手一秒鐘,就哭到眼淚縱流滿臉。
我連加熱食物都要用衝的,希望微波爐能轉快一點。沒有親眼看到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。
在自己與孩子之間,沒有任何後援的時候,你會怎麼選擇?
老公說我好像產後憂鬱,有嗎?我有憂鬱嗎?我沒有時間想這個問題。
小孩還在哭,我還要持續這樣的日子多久?你能不能不要哭了?能不能讓我眼睛閉起來一下下就好?
兩年後的今天回來看這段文字,真不知道當初自己怎麼走過來的。
每天凌晨三點才下班的老公、關在房間雙眼無神的自己、啼哭不止的嬰兒。
當時的我,如果知道有憂鬱傾向該如何排解及尋求相關協助,我可能會更快走出那段每天哭的日子吧⋯⋯。
其實我身邊的朋友,有八成以上曾有憂鬱傾向,並有看過身心科。
「憂鬱傾向」可能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低潮,讓專業的人士及方法幫助你走出來,真的會讓自己好受很多。
如果你也面臨情緒失控、動不動就哭泣,可以先使用愛丁堡產後憂鬱表自評,瞭解自己的憂鬱情形。
回答時以當下的感受為主,不需想太多,答題後若分數高於13分,建議可與原來的婦產科或其他醫護專業人員求助,他們可提供適當的轉介服務。
懷孕及生產是人生中的大事,身心都會面臨極大的變化,如有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,一定要尋求專業幫助。
每一位母親都很強大,卻也無比的脆弱。
為了自己,為了孩子,一定要讓自己好好的。